[摘要] 曾有幸在长江看过落霞盛景。快要落山的夕阳,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。在晚霞的斜映下,江面是鲜艳的火红,却又隐约可窥滚动在火红之下的绿波。
“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
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
这是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。而在近日,由于暴雨影响,江西庐山瀑布再现了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的奇景。
它在云雾中奔涌,高悬于山峰之上,垂挂在半山腰。即便是站在城市中远眺庐山瀑布,也能从云雾缭绕下的一线“银河”中,感受到它“落九天”的冲击力。
当时的李白想必更加贴近庐山瀑布,因此才会深深震撼,留下此千古名句。
一千多年前李白看瀑布,一千多年后,我们也在看同一个瀑布,诗词是缥缈的过往,而眼前却是真实的世界。这种仿佛跨越时空般的重叠感,真的很奇妙!
除了庐山瀑布之外,在另一首《早发白帝城》中,李白也曾描绘过有关白帝城的绝景。
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
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”
李白在流放途中乘船行至白帝城时作下这首诗,现如今交通越发便利,已鲜少有人选择乘船出游。
李白当时乘船的心情我们已无法知晓,两岸的猿声和“一日还江陵”也再难寻踪,但我们仍能在白帝城中,寻得他笔下那抹绚烂的彩云,以这样的方式与历史重逢。
同样是描写霞景,李白的朝霞给人以缥缈而光彩的朦胧感,而白居易的晚霞却仿佛杂揉着欢快与苍凉,令人难以明辨。
“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
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”
这首《暮江吟》是白居易的名作之一,亦是晚霞诗中的经典。
曾有幸在长江看过落霞盛景。快要落山的夕阳,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。在晚霞的斜映下,江面是鲜艳的火红,却又隐约可窥滚动在火红之下的绿波。
岸边的草茎和树叶上,露珠如珍珠一般剔透,而日落后升起的一弯新月,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。此情此景,如诗如画,置身其中,无法自拔。
虽不知与白居易赏的是否是同一条江水,但我想,《暮江吟》中的晚霞盛景,大抵便是如此。
站在江边,我仿佛听到他看尽繁华后的一声叹,又好似看到他远离纷扰后的轻松与畅快。
在描写景色的诗歌之中,王之涣的边塞诗也颇有一番壮美的风韵。
“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
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”
王之涣用一首《凉州词》,描写出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,衬托出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,寥寥数字,将边塞的雄浑壮观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边塞的酷寒正衬托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,这种哀怨不消沉,而是壮烈广阔,悲而不失其壮。
如今的玉门关早已不再作为关隘,其军事价值也逐渐淡化。
玉门关既是汉朝河西地区军事防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,因而在2014年6月22日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更增添了别样的文化和历史意义。
时光在冥冥之中仿佛自有轮回,古诗与现实的虚实相撞竟然如此奇妙。
一千年前古人看到的盛景,在机缘巧合之下得以重现;一千年后,或许后人看我们亦如当下我们看古人,兜兜转转反反复复,又是一个时代的轮回。
同一片同一种景色,任岁月如梭,千古不变。这种感觉,或许,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。
咨询电话: 400-890-0000 转 870714
项目地址:南京路与君台路交会处向北200米路西
详情
免责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房天下”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尊龙凯时官方入口的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;文中所涉面积,如无特殊说明,均为建筑面积;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,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。
亲,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~,
已输入0/200字